新聞中心

提供即時新聞及公告,分享遠東新最新動態

>新聞中心>遠東人月刊>上海印象~浦東紀行~
上海印象~浦東紀行~
新聞出處:/遠東紡織.俞瀛琁
  藉著中國信託商業銀行在上海舉辦金融研習營的機會,有五天四夜的時間生活於上海與蘇州,作中國大陸金融投資環境的研討,及上海證券交易所與工業專區的參訪。由虹橋機場入關,迎接我們的是細雨涼爽的天氣。快速的通關讓我第一次體驗到大城市的緊湊效率,不過,幾位同行者卻為了入境表格中「國籍」欄寫了「台灣」兩字,而有所耽擱,這又讓人感嘆意識型態的作祟。暗自竊喜自己填了阿扁總統最難說出口的「中國」兩字而順利過關。   虹橋機場在浦西(黃浦江的西邊),腹地不大,現代化的空橋也不多,現已改為國內機場,國際線業務由新建的浦東國際機場所取代。往市區的路上,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櫛比交錯正在施工的高架快速道路,駕駛告訴我們,由於勞動人力充足,這些幾乎都是24小時開工,所以舉凡公共建設(造橋、鋪路、建屋)的完工均特別迅速,讓外來的訪客感覺上海日行千里、與天爭時的發展企圖心。   上海新的高架快速道路基本上呈Å型。路面寬廣平順,鋪設得相當夠水準。沿路亦因建築的適當規劃,景觀至為整齊美觀;橋下纖細支柱的設計,讓出了更多的行車空間,視覺上兼顧了高挑與寬敞,減少了壓迫感。其寬度應有台北市市民大道的1.5~2倍的跨距。當地人表示,從浦西的東北方至西方,原本需要一個小時的車程,高架後避開了交通號誌並加快了車速,因而可省下35分鐘。初期因為車輛不多,超速抓得也不兇,上面倒成了飆車的天堂聖地。但是礙於大陸駕駛開車習慣不甚高明,上下班仍是一片塞車的場面。   上海市另一項令人印象深刻的交通建設是「南浦大橋」,建橋耗時三年(1988~1991),投資人民幣8.2億,全長8,346公尺,有六線車道及兩線人行道,每日可通車4.5~5萬輛次。橋塔上有鄧小平的題字,但「浦」的最後那點卻偏下方,據說是跟小平同志的身高有密切的關係。其實上述的統計數據並非重點,頗堪玩味的是「複曲線螺旋形引道」的設計,也就是車輛要先環繞兩圈才上下得了橋。據說設計時的比圖有千百件,最後的靈感卻是來自一位小朋友的想像畫作。當然真正能被採用的原因,還是因此能減少對上下橋交通的直接衝擊。目前市政府在環型引道邊裝飾了藍色的螢光燈,入夜後著實是絢麗美景一處。   近年上海熱門的地方在「浦東」。顧名思義,浦東是在黃浦江的東邊。根據資料記載,這塊面積52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153萬人口。(大上海總人口至1999年底約為1,400萬,面積6,340平方公里)過去因為黃浦江兩岸沒有橋樑與隧道的溝通,擺渡是唯一的交通方式。所以浦東與繁華的外灘──南京路雖僅一江之隔,但經濟的發展卻遠落後於老上海市區。有句民間順口溜這麼說:「寧要浦西一張床,不要浦東一棟房」,足以形容兩地交通的困難與發展的差距。十年前(即西元1990年)中共當局宣佈以浦東開發爲龍頭,進一步開放長江沿岸城市,希望把上海建設為一國際經濟、金融、貿易中心,並帶動長江三角洲和整個長江流域的地區經濟。西元2000年的浦東,已從10年前總產值一年人民幣60億,增長至一年人民幣800億,平均年成長率為20.8%。茲簡介浦東的12大重點功能區如下。

聯絡資訊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