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提供即時新聞及公告,分享遠東新最新動態

>新聞中心>遠東人月刊>「遠東人開講」:捍衛食安大作戰
「遠東人開講」:捍衛食安大作戰
新聞出處:遠東人月刊/編輯室輯
  近來食安問題連環爆,相信許多人對於坊間販售的食品、食材都充滿擔憂和疑慮,您是屬於外食族還是DIY一族呢?快來看看海內外的遠東人如何為自己的食品安全把關!


【一】
  近年來,食品安全問題無論在大陸還是臺灣,都引起極高的關注。由於在市區上班,平時吃飯主要是外食或自己帶便當。帶便當的好處是可以掌控食材的來源,只要從正規超市採買即可,而攜帶過程則應儘量保持新鮮,打開後儘速完食。
  不過,對於大部分同事而言,絕大多數是外食族。選擇一家健康美味而又價格適中的餐廳尤為重要。為了確保吃的安心,我會選擇有衛生執照的連鎖餐廳,較少到類似排擋攤位等沒有衛生執照的餐館。畢竟,有執法單位的甄別,還是較具可信度。同時,我也會考慮在同事、朋友圈中具有良好口碑的飯店,盡可能規避食品安全風險。(亞東石化(上海)/魏征宇)


【二】
  要徹底解決食品安全問題,個人認為應從以下三方面著手:
1.消費者的認知:羊毛出在羊身上,食材取得越艱辛、稀有、非當季、非當地、成本高、保存不易、製程麻煩、供過於求、甜美無瑕……等,就一定越貴,其中所含的化學成分、有毒成分也越多,因此這類食物應盡量少吃,讓體內有充足的時間來代謝。那麼,人體該吸收什麼樣的營養呢?相信看過「神雕俠侶」的人就會知道,解情花毒的斷腸草就生長在情花旁邊,因此,不同季節、不同氣候都有它該吃的東西,而這些東西就在我們垂手可得之處。
2.製造、供應商的德行:大家都愛錢,但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無心回饋社會的人,一定黑心;生活中不守規矩的人,一定黑心。希望吃得安心,必須先建立起社會的道德標準,人人都能擁有良好的品德,各行各業都能踏實、守分,自然不會出現無良的供應商。
3.推動產品認證:工程上常需要技師簽證,食品把關也應如此,如果每項食品都有技師簽證,監督權在民,安檢落實也將能更鉅細靡遺。(遠東資源開發/阿錡)


【三】
  所謂「國以法為綱,民以食為天」,但這些年接二連三發生的食品安全事件,包括:乳製品中有三聚氰胺、水果蔬菜有農藥殘留、水產品重金屬超標、豬肉裡有瘦肉精、鹹鴨蛋裡有蘇丹紅、肉製品有亞硝酸鹽……等,讓大家有些無所適從。身為DIY一族,首先應做好以下三項把關──
1.購買的食品務須包裝完好,確認有完整產地、廠址、電話、效期標示,並有產品級別或成分表。
2.掌握食品的相關常識,不要輕信廣告宣傳,且購買食品後,務必保存購物憑證和發票,若出現問題方能投訴舉證。
3.選購具有國家認證標誌的食品,自2004年4月1日起,米、麵、食用油、醬油、醋等五類食品必須通過QS認證;綠色食品也應標有綠色食品專用標誌。(遠紡工業(蘇州)/滕春豔)


【四】
   食安問題連環爆,弄得人心惶惶。暴露在充斥著黑心食品的環境下,我們只能儘量在家開伙,避免外食,並選用新鮮天然的食材,烹煮少油的料理,以免健康受害。至於餐餐在外的外食族,除了慎選少油料理及避免攝取精緻加工食品,也可嘗試變換不同店家用餐,減少長期食用同種劣質食品的風險,以降低病從口入的機會。此外,要預防毒害纏身,建議養成以下習慣:
1.  多喝水,以加速代謝及維持排泄順暢。
2.  多食用含抗氧化成分的食物,有助於提升免疫力及排除體內毒素。
3.  規律的運動及適度的排汗,可以增進身體代謝及免疫機能。
4.  檢視自身生活習慣以進行改善,並定期安排健康檢查,以免錯失治療疾病的先機。(元智大學/邱幸慧)


【五】
  食品安全關係著我們的生活品質與健康狀況,因此,捍衛食品安全已刻不容緩。建議大家:
1.  瞭解必要的食品安全常識,以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如:多吃綠色天然食品,不吃污染水源的水產品,不吃包裝已漏氣的食品,少吃烤肉串或醃臘食品,用餐時,選擇持有食品衛生許可證和工商營業執照的正規餐廳。
2.  購買食品時,應到正規的市場(超市)選購,不買腐爛、變質或臨屆保質期的食品。此外,每種食物都有其本身風味,添加化合物後,往往會造成氣味改變,不妨多方留意辨別。一旦發現食品衛生標準不合格或食品標籤有誤,應及時通報食品監管部門。
3.  食物選擇應多樣化,蘿蔔、白菜、雞、鴨、魚、牛、羊盡可能平均攝取,避免單樣食品攝入量過多,除了能降低不安全食品的危害風險,還可均衡營養哦!( 湖北亞東水泥/陳文浩)


【六】
  食品安全問題及各種疾病困擾,如:三高族群年輕化、癌症範圍擴大化,尤其是食道癌,無一不令人心生恐慌,也讓大家開始重新檢視飲食狀況,避免對健康造成不利的影響。
  身為新手媽媽,為了讓寶寶吃的安全,我只好一改原先懶惰的壞毛病,親自動手做飯。首先,油、鹽等調味料都是從大超市購買,蔬菜也親自到菜場挑選,並且根據新鮮度、季節性、身體所需等方面綜合考慮。由於寶寶小,消化能力弱,主食以久熬的濃稠米粥為主,菜則大多為新鮮蔬菜,加上燉蛋、魚湯,偶爾拌點嬰幼兒肉鬆,輔以香蕉、蘋果,並且協助他多運動、曬太陽,身體自然比較健康。不只是孩童,成人也應留意飲食和運動,如此人類才能世代相傳,健康長壽。(遠東蘇州營運總部/王春平)


【七】
  飲食是民眾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但近年接二連三爆發的食品安全事件,引起消費者的擔憂。我們應如何確保食品安全呢?以下幾點可供大家參考:
1.  購買正規管道食品,排除已變質或可疑變質食品。此外,不買國家禁止供應的食品,並儘量索取及保留購買單據。
2.  食品應按照包裝標籤或根據其特點妥善保存,食用、加工前務必仔細檢查品質,熟食應及時食用,冷藏食物則需先加熱處理,並且防止生與熟、水產品、畜禽與植物性食品的交叉污染。
3.  外食族如發生食物衛生問題,應保留剩餘食品,並收集消費單據、發票等證據,如已影響健康,應及時就診,並保存病歷卡、檢驗報告,第一時間向轄區食品藥品監督部門投訴,以利主管機關及時進行調查。
  既然無法改變無良商販的不法行為,消費者只能加強自我防範意識,積極採取各種應對措施,給自己及家人更好的食品安全保障。(遠紡工業(上海)/翁劉賢)


【八】
  為了維護食品衛生安全,近年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持續推動「從農場到飯桌」(From Farm to Table)的觀念,簡單來說是農畜水產品等食物原料從生產過程(包括加工、儲存及運送等)到送至消費者手上,均應注意其衛生、品質及良好狀態。
  不過,在現今產業鏈分工相當細密的情況下,消費者很難從源頭管理,只能從以下幾點多加留意──
1.  就地取材:重視食材的來源、產地及有效日期,特別是生鮮食品。
2.  自然原味:食品著色、香味、防腐添加物越多越不健康,宜減少攝取。
3.  化繁為簡:食品容器及包裝宜挑選合適的材質,國人常用的免洗筷、保麗龍或紙盒餐具,其實均殘留有害化學物質,應減少使用。(遠東商銀/周妏陵)


【九】
  近日食安連環爆,每次看到新聞報導,第一反應就是關心自己平常吃的食物有沒有「中標」,為了避免吃到問題食品,我選擇的方式如下──
1.多元化多變化:不挑食或吃單一食物,畢竟各種食物都有其營養價值,均衡的飲食才能保持健康,也能避免食用過多的問題食物
2.吃食物,不吃食品:食物和食品的差別在於加工過程的多寡,盡量選用保持原貌的食物,多利用川燙或清蒸的方式烹煮食物;避免食用加工過多的食品,以減少吃進化工食品添加物的機會。(遠東商銀/黃靖雯)



*******************************************

聯絡資訊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