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提供即時新聞及公告,分享遠東新最新動態

>新聞中心>遠東人月刊>智慧綠建築 遠東建經打造未來城市風景
智慧綠建築 遠東建經打造未來城市風景
新聞出處:遠東人月刊/編輯室採訪整理

  建築不僅是人們生活的空間,也是構成城市的重要風景,人們對於建築的需求,從最原始的遮風擋雨,逐漸提升至舒適、美觀,甚至強調平衡永續,還要聰明自動!遠東集團近年陸續在臺北、竹北、板橋,規劃商場、商辦大樓等建案,本期「封面故事」特別邀請負責專案管理的遠東建經團隊──衛英資深協理、鍾陳輝協理,與大家分享現代智慧綠建築的新風貌。


自動化管理 智慧整合有效率
  隨著ICT技術的快速發展,智慧綠建築已然成為近年業界的熱門話題,根據鍾陳輝協理的觀察,「政府推動智慧綠建築產業發展,目標是以建築為載體,物聯網為精神,導入綠建築設計與智慧型科技技術、材料及產品之應用,串連各個物件間的關聯性,使建築物更安全、健康、便利、舒適、節能減碳又環保,進一步帶動科技產業之發展。」不過,由於商場、辦公大樓與住家等建築類型不同,在應用和規劃上也大不相同,其中又以人流、目的地單純的辦公場所最易發揮,「較為人熟知的當屬『智慧停車』,可運用車牌辨識或eTag技術,自動感應開啟閘門、引導車位、自動尋車等;近期也陸續出現『電梯智慧叫車』的應用,系統可以自動計算最快、最近的電梯,引導用戶乘坐,以提高電梯的使用效率。至於『自動會議室系統』除了方便用戶線上預訂會議室之外,也會在開會時間自動啟用照明與相關電子設備,待會議結束即自動關閉,其他如:可偵測環境溫度以自動設定的『智慧空調』、能感測室外亮度來調整室內燈光的『智慧照明』,亦都是節省人力、減少耗能的重要智慧應用。」

  位於板橋的台北遠東通訊園區,本身就是一座智慧園區,富含許多智慧化的規劃,鍾協理舉例,「設於生態池的電子圍籬,不僅提升民眾安全,也能減少巡檢人力;路燈自動控制系統則連線氣象局數據,依據每天日出、日落時間來調整開關燈時間;未來,灑水系統不只能做到定時噴灑,還可進一步連線氣象局,參考下雨狀況來決定是否澆灌。」

  除了基礎的建物系統整合與ICT技術呈現,鍾協理認為,智慧建築的應用甚至能貫穿建物的生命週期,「例如設計建案時,可使用建築資訊模型系統(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BIM),此3D模型包含建築構件的所有資訊,方便團隊根據模型檢討或修改;而在施工階段,營造商亦能透過BIM,了解各部位的施工順序、方法,減少施工管路與設備的碰撞;整體竣工後,還可移交業主,其內含的詳盡資訊,有利於提升設備和管線的管理與維運效率。」

  至於智慧建築的未來發展,衛英資深協理則強調彈性與擴充性,「過去傳統建築要擴充智慧功能,均需預留管道間、布建管線,如今在資通訊技術的加持下,可運用無線傳輸連結,不僅釋放了管道空間,也提升建物擴充性,能隨時延伸出更多服務。」不過,衛資深協理也坦言,「現階段智慧應用其實已不再受限於技術,而必須考量成本與效益,因此,業主仍應檢視需求,估算投報率才是最聰明的做法。」

  台北遠東通訊園區今年最大的進展將是TPKC、D兩棟新建物的工程進度,鍾協理透露,「TPKD為辦公大樓,TPKC則規劃為遠傳IDC機房和辦公區域,未來將與遠傳合作導入更多智能項目,希望取得智能建築鑽石級標章,也就是最高等級的智能建築認證。」

聯絡資訊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