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新的一年,正是調整節奏、重新出發的契機。您是否也已列好今年的心願清單?快來看看海內外的遠東人們有哪些新年新計劃?
【一】
今年我期許自己以「簡約生活」為目標,養成「斷捨離」的習慣。無論物品或人際關係,只留下「自己」「現在」所需要的即足夠。我想試著以「一天一捨」的方式進行,每天丟掉一樣不需要的事物,或放下一個執念。並且在購物或與人互動前先想一想,現在「真的」需要嗎?重要嗎?為什麼?去年因為接連的意外,我驟失許多心愛的人事物,也提醒自己重新思考,什麼是真正的擁有。有人說,人生若要翻篇,必須減輕些重量,否則過多陳跡堆成紙鎮,下一頁將永遠遙不可及。我仍會珍惜生活中所經歷的,但也相信less is more,留下最重要的,才是真富足。(遠傳電信/李宜靜)
【二】
2025年希望在人力資源專業、學術探索與個人成長等方面都能有所進步,並將自身的知識和經驗與更多人分享、建立連結,為自己的職涯和生活注入新動能。
近期發生一連串職場不法侵害的新聞,人力資源領域在未來的遵法性將被大幅提升,任職於主管機關高度監理的金融產業,強化法學知識刻不容緩;此外,永續金融也是重要的議題,我將進一步深化對於ESG報告評估的研究,探索其在人資管理中的應用。
另一方面,面對知識爆炸、科技快速演進的今日,加強邏輯思維與溝通能力、學習人工智慧運用是必備技能,我期許自己每月閱讀一本書以開拓思維,並養成定期運動的習慣,關注身心健康,同時安排家庭旅行或獨處的靜心時間,追求生活與工作的平衡。(亞東證券/王薇婷)
【三】
隨著年紀漸長,每年的心願越來越樸實,首先,我希望2025年能更健康的生活,每天固定作息,不熬夜,並且維持一周兩次、每次一小時的運動,提升心肺功能,同時減少甜食與零食的攝取。其次,到日本大阪參加萬國博覽會;第三,定期公益捐款,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第四,學會一項投資工具;第五,提升外語能力。(遠傳電信/林欣儀)
【四】
邁向新的一年,以前都會買些精品或是安排國外旅遊來犒賞自己,自從看了呂秋遠的《三十五歲以後的減法人生》,心中不免自問,我真的需要這麼多嗎?書中亦指出,如果健康這個數字是零,後面加上再多的存款數字也沒有意義,因此我希望今年能藉由爬山來鍛鍊體力和肌力,希望有一天可以登上百岳,讓人生中有足堪驕傲的回憶。(遠東SOGO百貨新竹店/吳汶振)
【五】
正所謂「預知未來最好的方法,就是去創造未來」,我始終深信,沒有攀不上的寶座,只要肯做,一定會有收穫,就像《牧羊少年奇幻之旅》書中提到:「當你真心渴望某樣東西時,整個宇宙都會聯合起來幫助你。」我想這就是所謂的心想事成。因此,我在新年擬訂以下三項目標清單,希望能逐一實現。
1.把優勢與天賦發揮到淋漓盡致,創造自己的成功道路。
2.在自己的世界裡獨善其身,在別人的世界裡順其自然。
3.眼有星辰大海,不染歲月風塵;心有繁花似錦,歸來不負韶華。(台北遠東香格里拉/魏鈺芝)
【六】
2025年我希望以堅定而溫柔的心,守護摯愛的家庭。一願無論多忙,都能與家人共進晚餐,分享彼此的生活點滴;二願帶著家人探索新的地方,創造美好的回憶;三願每日與家人運動30分鐘,讓運動成為生活的基石,保持健康的體魄。願每一天都充滿驚喜與感動,也希望我們的世界更真、更善、更美。(亞東科技大學/亞東9527)
【七】
我的新年計畫,首先是規律運動與保持正向心念,以維持健康的身心靈,唯有如此,才能一步步達成計畫;其次,調整口直心快的個性,學習說話的藝術,遇事從容,冷靜面對;第三,藉由修習古聖先賢的經書,修練身心,同時學習新的專業技能與工具,才能立足於AI時代;最後,在生活與工作之餘,與家人一起從事公益志工活動,並與志同道合的親友一起旅遊,增進感情與調劑身心。(元智大學/呂韋蒨)
【八】
在全球化的世界中,若想獲得更進一步的機會,就必須學好英文。因此今年的新目標是通過全民英檢,並且讓英語真正融入生活。為此,我規劃每天投入一小時學習英語,包括研讀英文文章、英語考試用書,以及運用英語學習應用程式進行基礎會話練習,為考試做好充分準備。我相信,語言學習不僅是透過測驗來驗證成果、了解自己的不足之處,更重要的是培養終身學習的習慣。期待在今年底前,不僅順利通過檢定,更能以英語與世界接軌,創造更多精彩的可能。(遠東新世紀新埔化纖廠/葉永鍵)
【九】
新的一年是重新開始的好時機,首先,希望能制定一個合理的計劃,每天補充足夠的蛋白質,並調整飲食習慣,以提升身體素質,畢竟健康是一切的基礎,只有身體好,才能更好地面對生活中的挑戰。此外,除了工作和學習,我也想花更多時間陪伴家人和朋友,增進彼此感情。計劃每個月安排一次家庭聚會或朋友聚餐,讓生活更加充實有趣。總之,2025年希望在健康、人際關係上都能有所成長,迎接更美好的未來。(遠東SOGO中壢店/吳玉婷)
【十】
我的心願清單中,除了計劃每週運動三次,保持身體健康並改善飲食習慣,也規劃參加兩個專業課程,提升自我技能;另一方面,希望每月至少存下薪資的10%作為儲蓄,並學習基本的投資知識,同時也希望在2025年安排一次海外旅行,探索新文化和美食,為2025年添加新色彩與收穫。(亞東證券/陳芳伶)
【十一】
伴隨著跨年壯麗的星空煙火秀,我對新的一年也充滿期許。一是希望身體更好,畢竟無論工作還是生活,都需要有健康的身體支撐著,因此要多愛自己一點,給身體足夠的休息和適當的運動;當然,心理的健康也很重要,生活中難免會有風雨,期許自己能有足夠堅強的內心,看淡這些風雨。另外,也希望能加快自我成長的腳步,持續學習新事務,更加了解AI、永續綠能、詐騙防制等趨勢。總之,讓自己愈來愈好,也帶動身邊的同事、朋友、家人愈來愈好。(遠東商銀/MIKA)
【十二】
去年家人因車禍導致住院,昂貴的醫療與看護支出讓我開始思考,身為受薪階級,如何做好理財規劃,才能游刃有餘地因應此類突發事故。經過深入研究並和親友討論,大致擬訂兩個方向,一是保險,二是財務規劃與投資。前者可以分擔醫療、住院、看護支出,後者則需要有專業的知識,因此打算今年報名參加3年7萬的產業人才投資方案課程,利用休假日學習相關理財知識,希望多存一些錢,以因應未來的生活所需。(愛買水湳店/尹秀麗)
【十三】
新的一年,我希望以更積極的態度迎接每一天,不僅要繼續深化在ESG與國際視野上的專業,將學習到的知識充分應用在校內的創新創業教育,也期望從忙碌中找到平衡,藉由參與教職員社團活動,例如保齡球或高爾夫球,為身心充電,讓生活與工作都比去年更加精彩!(亞東科技大學/黃珮嘉)
【十四】
亞東醫院的安寧病房有個療癒人心的花園,希望以園藝治療打開五感,結合生態永續的概念,提供病人、家屬可以喘息與相處的空間。畢竟安寧病人外出實在不易,九年來,許多病人與家屬不再只剩病房的最後記憶,花園雖然有時風大、太陽大,但能看到美麗的夕陽,聽聽蟲鳴鳥叫,感受戶外的陽光、空氣與花草樹木。美中不足的是,病人可以坐輪椅或臥床到花園,家屬卻缺乏休憩的空間,希望能在圓夢基金的幫助下`,購買防風雨的戶外搖椅,若能加上遮棚,同時裝設太陽能發電的小型噴水池,就可以讓病人與照顧者都能享受美好時光。(亞東醫院/林欣怡)
【十五】
新年伊始,我的心願清單首先是要減重10kg,因為明顯偏大的體型已經對身體造成較大的負荷;另外,我想添置一部相機,現有的單眼反光相機,無論視頻、對焦性能都已經落後主流設備太多,無法滿足越來越多樣化的拍攝需求;最後,要學習新的技能,在今年夏天進一步精進自己的游泳技術,並達成每個月讀完一本書的目標。(遠紡工業(上海)/楊寶軍)
【十六】
今年我希望在學業、研究與個人成長上都能有所突破,深入學習人工智慧與對話機器人的相關技術,並進一步研究ChatGPT如何結合OpenVINO,進行多模態應用,以增強對話機器人的互動能力,希望能應用於特殊教育領域,例如幫助自閉症兒童提升社交能力。此外,我希望能發表一篇學術論文,探討AI在社會關懷方面的應用,並進行相關的實驗,同時持續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學習5G、AR及其在精準消毒上的應用。除了學術與研究,我也希望加強時間管理,提高工作效率、維持規律運動,保持良好的身心健康,並抽出時間陪伴家人。(亞東科大/真心話)
【十七】
2024年在工作上不太順遂,我反思原因與解決之道,並將新的挑戰與變化視為成長的契機,適度透過運動、旅行及聽音樂等調整心情。生活方面,我喜歡打羽毛球,希望透過每週2~3次的羽球運動(包含上教練課程),提升技術同時讓自己維持較好的體態,飲食上則盡量減少喝手搖飲料次數,且糖度至多三分糖,每天睡眠時間達到7個小時;至於理財方面,計劃每月固定存下NTD3000~5000,投資風險性較低的金融商品(如金融股),每年收取股利來增加被動收入。(遠東商銀/艾爾文)
【十八】
2024的句點或圓滿或遺憾,皆為序章。2025年決心以更聚焦的規劃與執行力,解鎖生活的無限可能。
1. 健康為基石,重啟身心節奏:告別熬夜慣性,以規律作息搭配333(每週三次運動,有氧、核心訓練交替),每日10分鐘透過冥想沉澱思緒,對抗資訊超載的焦慮。
2. 專業精進,拓寬能力邊界:學習AI技術領域,系統化學習多模態大模型應用,同時突破溝通壁壘,主導跨部門協作專案,提升技術向商業價值的轉化能力。
3. 探索生活第二曲線,每月解鎖一項新體驗:走出舒適區,利用鄰近大學夜校資源,學習新知,在社科與文學中重建深度思考習慣。
2025年希望日有所進,在奮鬥與休憩、自我實現與社會價值間找到動態支點。不求完美,但求每一步都留下成長的刻度。(遠紡織染(蘇州)/鄭笠綺)
【十九】
2025年2月6日凌晨,對於遠東新新埔廠的同仁來說,是永遠難忘的一刻,看見同仁們互相扶持、不分晝夜的照顧彼此,讓我想起2009年的莫拉克風災,遠東集團除了捐款之外,同仁也自發性組成救災隊,協助災區清掃家園,一張張過往的照片,如今看來更顯出遠東人堅忍不拔的精神。身為新埔廠的一份子,我盡力照護身邊的人,更祈願廠區和同仁們都能從災後站起,一步步恢復往日生活。(遠東新新埔廠/李宇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