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提供即時新聞及公告,分享遠東新最新動態

>新聞中心>遠東人月刊>感恩與創新
感恩與創新
新聞出處:/徐旭東
  常以「工業人」自居的遠東企業集團徐故創辦人有庠先生,畢生「深耕工業、播種公益」,為秉持回饋社會、造福人群宗旨,民國六○年代起即開始積極投入公益,先後成立「徐元智先生紀念基金會」及「徐元智先生醫藥基金會」,陸續設立「亞東紀念醫院」、「遠東聯合診所」、「亞東技術學院」、「元智大學」等社會公益事業,為民眾提供高水準醫療服務,為國家培育高等職業技術及科技人才。   其中民國七十五年創設的元智大學,辦學績效卓著,屢獲教育部私立大學校院評鑑最優學校,更為國內第一所獲頒「國家品質獎」的教育機構。可以說當年創辦人率先以經營企業的觀念投入公益事業的籌辦,不但成為良好企業公民典範,也奠定了今日遠東旗下公益機構的卓越表現。   先父辭世之後,一方面有感於若非創辦人奉獻心力、兢兢業業打下札實的根基,也沒有今日遠東枝繁葉茂的壯盛;再來隨著集團規模的逐漸擴大,深感肩上所須承擔的社會責任也更責無旁貸。因此由創辦人所創建的遠東紡織、亞洲水泥、遠東百貨等十六家遠東關係企業,再加上徐氏家族和至親好友,於九十年三月起開始集會討論發起『徐有庠先生紀念基金會』事宜,經籌備人員研究並歷經四次發起人會議討論,最後決定以鼓勵「科技與創新」為立會宗旨,向國內主管科技事務的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提出申請,且於同年年底核准成立,成為國科會下第一家民間科技基金會。   其實回顧遠東的發展歷程,先父對於科技創新的重視與執著,一直深植在所有遠東人的心中。猶記得民國五十七年創辦人決定從紡織向上游跨足人造纖維製造的領域,當時在兩種製程的選擇上考量許久。一種是已經普遍使用的對苯二甲酸二甲酯(DMT)技術,另外一種則是較新穎、成本較低,但不確定性也較高的對苯二甲酸(TPA)技術。最後在創辦人基於“企業為了尋求突破,必須要有勇氣採取創新技術”的堅持下,審慎規劃計算所有相關成本與風險評估之後,毅然決然採用了TPA技術,後來不但獲致極大的成功,奠定爾後遠東紡織上、中、下游垂直整合的競爭優勢,TPA技術更成為其後化纖產業的主流。   另外一個例子則是在民國六十四年,適逢國內推動十大建設高峰期,水泥供不應求,亞洲水泥遂決定前往東部花蓮設廠。當時的擴建工程,創辦人堅持「既然是新廠,一定要採用最有競爭力的新設備」,加上亞泥早已培養出一批實力堅強的工程師團隊,因此不但首開國內風氣之先,引進『二次燃燒預熱預鍛式旋窯以及無齒水泥磨』。同時在「環境第一」的前提下,花蓮廠的礦山選擇用最新的『直井式採礦搬運系統』,再加上靜電集塵設備,建廠時的環保維護投資竟然佔總投資額十分之ㄧ,也難怪今天亞泥花蓮廠既在生產效率與品質上遙遙領先同業,公園化的廠區與綠意化的礦山更早成為各界指定參訪的據點。

聯絡資訊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