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提供即時新聞及公告,分享遠東新最新動態

>新聞中心>新聞花絮>遠東建築講座 活用雨水 遠東老廠房變生態工業
遠東建築講座 活用雨水 遠東老廠房變生態工業
新聞出處:中國時報 【吳垠慧/台北報導】

聯合國估計在二○二五年之前,全球將有三分之二的人口會面臨水資源匱乏的壓力與窘境,因此,如何將水資源再利用並且納入城市規畫、都市設計,成為全球亟需面對的課題。為此,遠東集團徐元智紀念基金會舉辦一場「從歐洲到亞洲的城市水文學」講座,邀請擁有三十年經驗的德國載水道景觀設計公司(Atelier Dreiseitl)共同主持人迪特爾.格勞(Dieter Grau)來台分享工作經驗與理念。

     十一日舉行的遠東建築講座「從歐洲到亞洲的城市水文學:從德國載水道設計三十年經驗,看水元素在城市景觀設計中的應用」,吸引了近千名專家學者、建築師以及年輕學子前往聆聽,還有民眾特地從南部北上。

     格勞是國際知名的景觀建築師,將藝術與永續發展的結合視為景觀設計師之責。他曾參與德國、美國、新加坡和天津等重大工程。位在新北市的台北遠東通訊園區也在格勞團隊的協助規畫下,以成為台灣首座都心型的生態高科技園區為目標。

     遠東集團董事長徐旭東表示,台灣是海島國家,雖然年平均降雨量高達九百億噸,但水資源利用率卻低於二○%,在全球缺水國家排名第十八。「雨水直接流入下水道或排入海裡,留不住,非常可惜。我們運氣好,旱災不多,但水資源如何再利用課題,亟需大家正視。」

     為了了解德國水資源系統發展的脈絡與現況,徐旭東前往德國,跟著格勞參觀相關設施,對於德國政府投入大筆經費在水資源系統設施的建設作為相當認同。他尤其對於如何將雨水保留下來再利用,以及德國將保留下來的雨水作為氣候調節的作法印象深刻。他希望將這樣的理念帶入台灣,台北遠東通訊園區就是他實踐理想的範例。

     台北遠東通訊園區位在板橋,佔地廿五公頃,原是遠東紡織的傳統廠房,園區內還保留高聳的老煙囪,別具特色。在格勞的規畫下,整合園區內的新舊建築,於園區中央劃分出「藍帶」與「綠帶」。前者是貫穿園區的河流,沿著河流兩岸規畫出的綠軸帶,串連成中央人行步道的公共開放空間。

     特別的是,園區內包括綠屋頂、地下滲透帶、生態滯洪池等經過整體規畫的水循環系統,都盡量把每一滴雨水保留下來,再經由雨水回滲系統,使得這些雨水可以灌溉園區內栽植的一千多棵樹木,讓樹木在園區大量吸收二氧化碳、吐出氧氣,形成大自然回饋機制。

     格勞表示,水資源系統設施的規畫早納入德國的建築法規中,而今在台北遠東通訊園區也能執行,證明在人口與建物高密度的亞洲依舊可行。

     徐旭東表示,水資源系統設施並非想像中的簡單,非常花錢,但他認為生物環境與高科技通訊是台灣未來兩大產業標的,「我的目標是帶給台灣新型態的工業區。」

聯絡資訊

TOP